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(2021版)分析

2021-11-15 12:00

一、数字化转型概述

1、背景

2021年,我国发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。

2020年8月,国资委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》 ,系统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、方向、重点和举措。

工信部、财政部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(2016~2020)》。

工信部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1~2023)》,基于工业互联网建设,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

2、现状

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变化。

  • 从被动到主动。从提高效率的工具,转为创新发展模式、强化发展质量的主动战略。

  • 从片段到连续。从局部生产经营,转为对全局流程和架构的优化。

  • 从垂直分离到协同集成。从单一环节/领域/行业,转为对产业生态的覆盖。

影响如下:

  • 技术开源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;

  • 知识传播壁垒显著消除;

  • 创造发明明显加快;

  • 产业创新主体、机制、流程和模式发生重大变化,突破边界束缚。

国内数字化创新领域:

  • 管理体系:协同办公、视频会议、财务、人事;

  • 流程效率:ERP、RPA、供应链、智能制造、在线客服;

  • 万物物联:物联网设备、数字化产品、一站式服务;

  • 营销创新:直播带货、电子商务、数字渠道、精准营销。

3、本质

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为驱动,借助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打通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。优化资源,实现管理升级和模式创新,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两个概念:

  • 信息化:IT支撑业务,建设信息系统。

  • 数字化:IT与业务融合,实现业务功能,并赋能业务发展。

比如:超市收银系统是信息化系统,但其APP可以将会员画像分析出来,精准推荐,这就是数字化。

数字化可以是传统模式的颠覆(线上购物),也可以是信息系统的升级(供应链、生产技术优化)。

数字化转型特征:

(1)长期战略,需要不断迭代。关键词:长期、分阶段、不断调整

(2)数据驱动。对数据集成、共享、挖掘,发现问题,驱动创新。

(3)业务与技术驱动。信息部门要深入到业务一线,业务部门要学会应用信息系统。

二、数字化转型发展

1、转型目标

(1)管理精细化。

  • 共享服务模式,财务、人力、采购共享资源,防止重复造轮子。

  • 实时业务报表,业务报告、绩效考评、薪酬等报表,了解成本和产出。

(2)产品差异化

结合不同客户的需求,推出能够融合线上、线下一体化的产品、服务和体验,实现千人千面。

(3)服务精准化

服务是能够对客户/用户,根据实际需求,满足服务,包括线上和线下。

常见的有内部的业务对接、外部的在线客服。

(4)决策科学化

将数据采集、融合、分析、应用,实现数据在信息系统、软硬件、自动化设备等自由流动。

实际理解为:将业务过程中,所有可被监控的节点,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
(5)客户体验个性化

以“客户为中心”,建立客户画像和生命周期,持续与客户互动。

2、转型原则

  • 业务引领、技术支撑。

  • 统一规划、迭代实施。

  • 价值导向、集约建设。

举个例子:一家100人规模的中小企业想要数字化,一定结合自身经营(销售、人力成本)、业务模式(线上、线下),先做统一规划,挑选市场产品或定制。然后按业务紧急程度,投入转型。

建议选择如“钉钉”这样的大平台,数据有沉淀,业务能链接。

3、主要思路

  • 以数字规划为起点。一定要“一把手”深度参与。

  • 以数字能力为主线。基础设施建设、上云、平台集成、数据展示。

  • 以转型价值为导向。形成新的产品和服务,对内提升运营效率和对外提升业务履约能力。

  • 以生态协作作为支撑。产业龙头构建产业平台,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。

4、重点任务

  • 明确战略。建设基础设施,围绕核心业务,健全数字化管理体系。

  • 新型能力。在现有技术能力上,能够支撑应用新型技术能力,构建新的竞争优势。

  • 数据治理。一要规划数据资源;二要统筹定义企业数据;三要基于数据标准开展数据治理,四要应用数据展示。五要建设数据制度和规范。

  • 解决方案。要从企业战略、文化、数据、技术、流程、组织、服务这些层面产出方案。

  • 业务优化。为企业内部和生态合作伙伴创造新的价值。

  • 人才培养。一是鼓励和培养数字人才。二是打造数字化团队。三是激发学习兴趣。四是配合绩效,开展学习。

三、实践路径

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可以归纳为“1+2+1”体系。一个核心工作体系,两大推动因素,一个能力保障。

1、主要方法

(1)诊断评估。通过PEST、SWOT,分析企业优劣势。

(2)战略规划。通过规划指明数字化建设的远景、使命、目标和方向,明确业务变革的具体方法。

(3)数据能力提升。激活数据,释放数据价值。

(4)平台建设和运营。通过引入或自建平台化系统,集成业务和应用。

(5)迭代升级。以提升客户体验为宗旨,以目标、结果、问题为导向。

2、关键因素

  • 数字建设能力。快速响应内部业务流程,促进业务横向、纵向协同,优化流程。

  • 关键能力升级。技术平台、业务流程、组织管理、人员能力四个方向做升级。

3、能力保障

(1)组织保障

  • 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建设,落实重点任务牵头责任制。

  • 优化组织机构,构建可以跨行业、部门、层级的协同体系。

  • 健全人才发展,吸引数字化人才,建设融合型团队。

(2)数据保障

  • 数据质量、数据安全、数据运营。

(3)技术保障

  • 新一代技术: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;

  • 技术平台:如市面上paas平台。

四、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

附件:

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(2021版)

转自知乎朴老师